2009/11/29
離開磐石營地後,我們轉往手工紙的故鄉-埔里-廣興紙寮
埔里是製作書畫用綿宣紙的重鎮,造紙的歷史源自於日據時代,
廣興紙寮保留台灣手工紙製造,最完整的產業工廠之一,見證
了整個紙業的歷史..[文明之母]-紙的發明 蔡倫的造紙術
對於後代的貢獻和影響是非常深遠的
走進一條狹小的巷弄後就看到廣興紙寮.台灣手工紙店的指示牌
門前一整排的燈籠非常古色古香
映入眼簾的這間日式建築風格的房子,就是台灣手工紙店
裡面放了數百種台灣手工紙,方便需要買紙的遊客購買.
裡面的擺設很有傳統的中國風的感覺
台灣心遊情-埔里藝術家明信片專賣店,
讓埔里藝術家的作品成為明信片商品
台灣手工紙店旁的玻璃櫥窗展示了各式各樣紙類製品
儒弟說他腳酸了..才走一點路而已帥哥自告奮勇揹儒弟走一段路
到了廣興紙寮門口,牆上都有繪製造紙的過程
儒爸老毛病又犯了..只要可以蓋紀念章的地方,他都會
拿出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蓋章留念.凡走過必留下痕跡
蓋紀念章的木架上有點綴了許多紅色的花朵,
非常美麗有點像婚禮現場收禮金的桌子呢
寫下旅遊的喜悅和親友分享-可以買明信片蓋上紀念章,分享給親朋好友
紙的故鄉-廣興紙寮的牆上有許多的手工造紙過程及紙的文化
介紹也可以跟著導覽人員,他們會一一的介紹紙張的製造過程
牆上造紙職人的介紹-向造紙職人致敬
由參觀過程可以知道,每張手工紙的背後是多少
心力和汗水的結合
讓我們體會到要好好的愛惜紙張
採筍圖
85年時成功研發利用茭白筍的筍殼和檳榔樹的樹幹,研發出
[惜福宣]與[逢春宣]手工新紙,成為埔里最具特色的手工紙.
殼的處理
蒸煮-可以加速植物纖維的分離
抄紙
壓紙
烘紙
手工紙的製造八步驟-1.取材 2.蒸煮 3.漂洗 4.打漿
5.抄紙 6.壓紙 7.烘紙 8.成紙
打漿機-目地在分解纖維,使抄出來的紙張不會有結片或結塊
的凝固物,而影響到紙張的品質
抄紙工作區的製作過程-師傅將竹篩嵌合竹框中,放入紙漿中透過雙手的
搖擺並撈起,水份從竹篩中瀝去,紙漿纖維會平均分佈在竹篩上,這個動作
會影響到紙的厚薄度,需要經驗的累積.也是造紙過程中重要的一環.
左圖為壓紙區-紙漿經過抄紙形成紙的型態,再將水份壓除.
右圖為烘紙區-將半乾的紙平鋪在鐵板平台上,利用蒸氣間接加熱,
溫度約100度C,用熟練的速度以棕刷刷去空氣使其平整,全乾後再
裁邊就大功告成了,製造的過程非常炎熱,且不能吹電風扇及使用
扇子,因為紙張是非常的輕巧.
儒弟也認真的聽著導覽人員的解說
爸爸幫俞俞買了一張40元的手工紙,選了KITTY的拓圖用模型.
拓圖的用具
將手工紙放在拓圖的模型上-用噴水器將紙噴濕-
鋪上薄紙-用刷子敲打整張紙的範圍-連續換五張
薄紙敲打,將水份吸乾.







作品可蓋上紀念章,或加點工本費做成扇子或捲軸掛飾
也可以用毛筆題字
製作的過程簡單,蠻適合小朋友自己DIY的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