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/3/7 天氣晴朗
一個晴朗的午后,儒爸說我們兩個去騎自行車,說到騎自行車,
除了下雨天儒爸捨不得他的小白淋雨外,每天都會找時間騎著
小白出去樂活,理由是又能運動又能節能減碳所以是一舉兩得.
從國道四號后豐鐵馬道起點出發,來到東豐自行車綠廊起點.
東豐自行車綠廊是廢棄鐵道改建的自行車專用道,
全長約十二公里,自行車道兩旁種滿了綠色樹木美麗極了.
中途有一間101咖啡列車,好可愛的火車頭
不知不覺又被吸引進來
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,所以吃個東西才有體力繼續啊
不過還沒開始騎,這樣好像有點不對喔
繼續騎到石岡水壩,石岡水壩位於大甲溪最下游,
是提供台中縣市的主要水源區,因石岡水壩位於
車籠埔斷層帶上,在九二一大地震時, 15-18
號閘門受損,毀損部份保留為國家震災景觀紀念地.
Annie騎著俞俞的小藍,儒爸騎著他心愛的小白,
藍天白雲下,悠閒又愜意.
石岡水壩旁的櫻花盛開,雖然只有小小一棵,
不過仍然可以沈浸在美麗的櫻花氣息中
隨處都有好風景,用心去欣賞都是美麗的收穫
石岡O蛋月台
昔日豐原-東勢火車停駛前,石岡是中途停靠站
這個火車廂也別具歷史意義
來到日式舊穀倉
石岡鄉農會碾米穀倉
日治大正年間,日人為管理台灣稻米農作產銷,
於各地設置信用組合,光復後改為農會組織,
稻米曾是石岡鄉的農業主力,穀倉也相當重要,
但是在稻米產量遞減下,慢慢走入歷史,
目前列為台中縣八大歷史建築物之一
日式穀倉為傳統木造建築,彷彿進入懷舊的時光隧道
門口掛著祈福鯉魚旗,更具日本風.
舊穀倉旁的古農倉客棧,也是具有歷史味道的建築
裡面販售農特產品及咖啡
門口有石磨,可以體驗手工磨豆的辛勞
騎著自行車到處趴趴走,方便又充滿樂趣.
古農倉門口的放了十幾個陶缸,上方板子寫著老實缸
有[好人看魚,壞人捉魚]的標語,蠻有意思的.
這間是稻穀存放間
這間是稻穀管理間
老實缸內也綠意盎然
日式建築的充滿了古樸的感覺
之前的繁榮對照現在的衰退,讓人有點感慨
時代變遷的迅速,產業的輪替也是如此快速
路旁種了許多美麗的花花草草
美麗的酢醬草
門口的忠孝街目前是石岡鄉的示範花街
日式穀倉建築使用台灣衫木打造的
採用大柱大樑及大量牆面斜撐工法,以竹片為主
敷上底土.中土,減輕建材重量,增加抗震功能
石岡也是九二一地震的重災區之一,日式穀倉的
強固工法,讓它在九二一地震後仍屹立不搖
遇見的洋紫荊,是一場美麗的邂逅
接著又來到梅子社區
寧靜的梅子社區,美麗的景致,很難想像九二一時,
傾倒了無數的三合院及房子,辛苦的重建,才又回復原貌,
讓人體會到地震的摧毀力是無情又可怕.
梅子車站本來是東豐鐵路的舊車站之一
簡約的月台擺設,現在也是熱門的自行車休憩景點
日據時期載運八仙山的木材和平地生產的甘蔗,
及搭載山城民眾出入豐原的五分車,日據時代的
繁榮景像,是山城中一段歷史的印記
回程看到一整片波斯菊花田,盛開的花朵非常壯觀
不論是后豐鐵馬道或是東豐鐵馬道,沿途景色都非常美
下次要繼續騎到東豐綠色自行車道的終點-東勢客家文物館
ღ A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